夜访百家话精神38:朱队长夜查“猪证”
记者 王维龙 洪燕辉 江峰 周璀璇
“没有盖上印章的?那肯定过不了我这一关,也不可能出厂。”朱安指着即将装车的一爿爿猪肉,斩钉截铁地回应着记者的提问。
朱安,衢江区畜禽定点屠宰监督检查大队大队长。1月9日晚10点多,室外气温接近0℃,寒风直往脖子里钻。当不少人已钻进温暖的被窝时,朱安却又一次带队出发,来到市生猪定点屠宰企业——衢州市民心食品有限公司,进行日常监督检查。
“你来了。”民心公司总经理龚儒奶打着招呼。没有过多的客套,朱安快速翻看了当天的台账后,直奔公司宰屠车间。
朱安边走边介绍,柯城、衢江市场上的猪肉,绝大多数是从这里出去的。他们每天屠宰800多头生猪,临近年关估计能有1300多头。“我们一周来一次,要到凌晨4多点才收工。这样的检查已经常态化,可也马虎不得。”
繁忙的宰屠车间里,记者看到,这些带着编号的生猪被吊挂着进入麻电池,刺杀放血。随后,热水浸烫、打毛、清水池清洗……最后,在生产线上切割成两爿的猪肉被送入晾肉间。这个过程中,驻厂官方兽医来回进行宰后检疫。
一头猪从养殖到成为盘中餐,需要经过10多道关口的检查和检疫。屠宰时,工人摘除了生猪“三腺”(甲状腺、肾上腺和病变淋巴结),之后有专人进行无害化处理。“同一批次生猪按不少于总头数的10%进行抽检。”龚儒奶告诉记者,公司建立了严格的“瘦肉精”抽检、处理制度。
而对于朱安来说,从屠宰车间到装车前,9项检查内容的29个具体指标中,最后“两证”查看至关重要。他翻看一叠动物检疫合格证,其中一张上面清楚地注明——“检疫标识号:浙H001。本批动物产品经检疫合格,应于当日内到达有效(24小时内)。官方兽医签字:朱晓磊01;签发日期:2018年1月9日21:48。”
“你看,这爿猪肉上盖蓝色章的是动物检疫验讫印章,红色的则是肉类品质检验合格章。”朱安打着手电,指着两个章告诉记者。
“一切正常,可行。”晚11时20分许,第一辆满载着猪肉的派送车,驶出厂区,前往衢州新农都市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