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2
谢丹(衢报传媒集团视觉视频新闻中心记者):从全媒体到视觉,总是有人、有事令我感动,大到一次社会活动、小到一张图片新闻,每个人都互帮互学,一句小建议也可能会使人受益终生。
3
赵佳晖(衢报传媒集团软件开发工程师):在互联网浪潮之下,我们是被推上浪潮之巅的人,在当今追求“短、平、快”的社会氛围下,我们需要坚持工匠精神,通过高标准要求自己,认真的对待自己的产品,为衢报集团的融合转型做出应有贡献。
4
陈昶蕊(衢报传媒集团全媒体数字传播中心编辑):努力成为一名有“职业病”的全媒体人,要有堪比“猎犬”的热点嗅觉;要有追着“10万+”跑的毅力;跟着“众筹函”的新步伐,我们要一直在前进的路上,不断学习实践、自我提升、思维创新。
5
承晗璐(衢报传媒集团民生新闻中心记者):感谢这份职业,让我可以站在社会变迁的前沿,感知温情冷暖,替百姓发声,用公正的眼光报道新闻事实,弘扬社会最美。
6
戴晓俊(衢报传媒集团产经新闻中心记者):作为一名汽车版面记者,愿意与集团的同事们一起,为衢报集团的汽车团购平台代言。服务好读者,服务好百姓,为车商搭建桥梁,让消费者在车展之外,也能通过衢报集团的汽车团购平台买到实惠车。
7
徐聪琳(衢报传媒集团文化新闻中心记者):每一个发生的、或即将发生的故事中,一定都蕴含着微小的、平凡的、细枝末节的感动。我乐意去记录,无论何时都愿意倾听,留下他人生命的墨迹。
8
徐颖之(衢报传媒集团时政新闻中心编辑):在这个属于记者的节日里,我想感谢的人是我们的读者和通讯员。像是浩渺宇宙中的微弱回声,深夜航海时的点点光亮,这些温暖而坚定的陪伴,让我觉得自己并不孤单,也成了激励我走下去的不竭动力。
‹ ›
/
今天(11月8日)是第十七个中国记者节。这一天,承载着所有新闻人的光荣和梦想。
回眸过往,时间、数字等依稀可见我们留下的痕迹,辛苦却也充实。我们用青春、拼搏、奉献等关键词构筑着过去的一个个白天黑夜。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,我们用众筹这样的形式,回顾过去的成绩,也诉说着对未来的期许。
在衢报传媒集团,有这样一群年轻人,用拼搏的精神和专业的态度,诉说着青春的故事。
更多精彩请点击查看:【专题】众筹时代,因你而变——庆祝第十七个中国记者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