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托自然资源优势,通过改造提升,打造特色品牌,避免同质竞争,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希望和动力所在。台回山这个老品牌尝试二次创业,符合未来旅游发展的新趋势,更是当今旅游者回归自然的新追求,值得期待。
“通天星”的“五水共治生态美化”工程,之所以得到了石碧院士的高度评价,是因为“通天星”将该项技术注入强大的生命力,跳出简单工业治污的思维,融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。在全省大力推进“五水共治”中勇于担当先锋,更加注重社会效益、环境效益,把建设美丽企业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,使企业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。
花海带来的效益宛如一场美丽的“意外”,荆溪村也致力于良性推动这场“意外”发展。今年,花海愈加丰盈,不仅体现在花种多样、花期延长,更重要的是文化的注力。荆溪村对农村文化与围棋文化结合的探索,令人期待。
旅游景区开发和管理也需要区域合作。六春湖地跨三县,三方各自为战、分割成块,万亩杜鹃花的旅游资源规模效应难以得到,还会造成重复宣传、重复建设,导致资源极大浪费。三地就卫生保洁达成合作共识,迈出了第一步,今后还可以就线路共推、品牌共造、活动共办开展合作,避免恶性竞争,形成规模竞争优势,带动周边乡村休闲游的发展。
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不仅要抓实党建基础性工作,更要拓展思维,实干加巧干,用好的金点子来努力打造本村特色品牌,最终达到“围绕发展抓党建,抓好党建促发展”的目标。黄塘村村民正在家中扎稻草人。
许多农业合作社通过放心农业生产,打出了品牌,提高了生产效益。放心农业、循环农业是今后的发展方向,是一个区域农业竞争力的标志,希望通过和科研院校的合作,进一步提高衢江区放心农业的发展。
“在家里安装一个摄像头,通过蓝牙一键通手表,发送到子女手机上,让子女可以随时看到爸妈在家的行踪。若是家中突然起火,控制中心会自动打开门窗,迅速发消息将情况反映到子女手机上。若是老人在家中跌倒或昏迷,只要有一段时间老人没有走动,子女也会收到控制中心发来的消息。”
依靠改革创新,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。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,龙游县主动适应新常态,按照“先治污后治序再提升”的工作思路与“四个一批”的工作要求,以倒逼机制加快产业整治和转型升级,实现传统产业的再造与升级。
城郊村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窗口,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个“过渡地带”,基础设施、公共资源均等化,既有空间优势,也有时序优势。地藏寺村是西区规划建设的一个缩影,也是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缩影,具有样本意义。
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,农民画乡味道更浓了。这里有景有画廊,农民画家个个像山野中的“毕加索”。“我画的是全羊图,寓意为三阳开泰,同时表现新农村祥和的农耕生活。”巫锡良说话时没有停下画笔。该幅农民画以深蓝色为背景,像镂空般在墙体上留白,白色部分即为形神各异的羔羊。
“这些风俗在明朝初年建村开始养清水鱼时就有了。”张月桥说,乡里已从县志、族谱中挖掘和整理了1.7万字的何田清水鱼史料。“这是一条从明朝游过来的有文化、有故事的鱼。”近年来,乡里开始重视培育清水鱼文化,比如动员农家乐厨师开发一鱼多吃的“全鱼宴”,举办清水鱼文化节、禁渔节、赛鱼会等。把柴家村高源自然村1号的古宅回收,经过修缮,成了一个古法养鱼的景点。